膽固醇與心腦血管病有何關系
發布時間:
2018-08-07
來源:
作者:
膽固醇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在血液中它與脂蛋白結合形成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與高密度脂蛋白(HDL)三種脂蛋白。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罪魁禍首是VLDL、LDL,而HDL則可清除沉積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并將其運到肝臟去,扮演“清道夫”的角色。在VLDL和LDL中含有的膽固醇叫β膽固醇,在HDL中含有的膽固醇叫α膽固醇。健康人體中β/α約為2∶1,過多的β膽固醇不利于健康
膽固醇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在血液中它與脂蛋白結合形成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與高密度脂蛋白(HDL)三種脂蛋白。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罪魁禍首是VLDL、LDL,而HDL則可清除沉積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并將其運到肝臟去,扮演“清道夫”的角色。在VLDL和LDL中含有的膽固醇叫β膽固醇,在HDL中含有的膽固醇叫α膽固醇。健康人體中β/α約為2∶1,過多的β膽固醇不利于健康。而α膽固醇增多則有利于健康,高脂血癥之所以形成動脈粥樣硬化,主要是因為血中各類脂質的含量失去了正常的平衡狀態,即β/α值增大。臨床實踐證明,當血漿總膽固醇高于200mg%時,隨著膽固醇的升高,動脈粥樣硬化程度顯著增加,冠心病發病率呈直線上升。有資料表明,血漿總膽固醇達260mg%時,冠心病的發病率比血漿總膽固醇為200mg%時高7倍,死亡率高2倍。美國的研究人員在探討心血管病與血脂關系方面做過許多有價值的研究,他們根據大量臨床試驗發現所謂的“2換1法則”,即每降低1%的血漿總膽固醇濃度,就可相對降低2%的心腦血管病的危險性(包括發病率、惡化率和死亡率);相反,每增加1%的血漿總膽固醇濃度,心腦血管病的危險性就會升高約2%。因此,血漿總膽固醇是臨床上最常用的診斷高脂血癥及觀察治療的指標。例如,歐洲動脈粥樣硬化協會就僅以總膽固醇值為標準,制定了兩個界限——行動界限,即TC值(血漿總膽固醇)大于200mg%的人應考慮進行治療;積極界限,TC值大于250mg%的人必須治療。(來源:家庭醫生論壇)
相關資訊